北京建筑大学穆钧教授团队荣获2019年度世界人居奖

更新时间:2019-12-14 23:55:12点击: 科研管理新闻

12月9日,世界人居基金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发布2019年度世界人居奖(World Habitat Awards)获奖名单(https://www.world-habitat.org/)。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穆钧教授团队完成的“现代生土营建研究与推广”系列成果,荣获本年度世界人居奖铜奖,该奖项是教育部建筑学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认定国际奖的最高级别奖项。北京建筑大学穆钧教授团队是继吴良镛院士和刘加平院士之后,再次获得“2019年度世界人居奖”的中国专业团队。 “世界人居奖”设立于1985年,由世界人居基金(World Habitat)与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联合主办,是目前国际规格最高、最具权威性的人居类专业奖项之一。与“联合国人居奖”(UN-Habitat Scroll of Honour Award )近年多针对官方机构的侧重不同,世界人居奖旨在遴选与表彰实用、创新、可持续且具良好推广性的住房解决方案,并为获奖机构或个人提供1万英镑的资助以及参与联合国人居署国际推广活动的机会。世界人居奖自1986年第一届颁奖至今,已持续33年,参与遴选的项目来自世界各地,平均每年多达200余项,竞争十分激烈。1993年吴良镛院士主持的“菊儿胡同”项目,代表我国首次获得世界人居奖金奖。此后的26年间,穆钧教授团队是继刘加平院士之后,第三个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专业团队。 2019年,来自全世界的200余个项目进入世界人居奖组委会的遴选名单。经过由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Maimunah Mohd Sharif女士在内的相关领域国际专家组成的评委会的多轮评审,最终有9个项目获得本年度的世界人居奖。其中由穆钧教授率队完成的“现代生土营建研究与推广”系列成果,名列第四,获得铜质奖章。  穆钧教授自攻读博士起便开始投身于乡村建设以及生土建筑领域的教学、研究与实践。2016年,穆钧教授被引进北京建筑大学,现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负责人,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现代生土营建研究科研团队”负责人。本次获奖成果“Building with Earth”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支持与指导下,北京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无止桥慈善基金(香港)的具体资助与支持下,由穆钧教授领衔,蒋蔚、周铁钢等教师组成的团队历时多年完成的系列成果。 自2011年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支持下,由穆钧教授率队以甘肃会宁为基地,持续开展生土营建技术与示范推广研究至今,他们针对在我国应用分布最为广泛的传统夯土建造技术,首次将现代生土材料优化理论引入我国乡村建设,通过大量的田野考察和本土化的系统研究试验,有效克服了传统夯土在抗震和耐久性方面的固有缺陷,并研发出一系列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现代生土房屋建造技术、设计方法及其相应的施工机具系统。以此为基础,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推动下,团队采用指导和发动完成培训的农村工匠带领当地村民的组织模式,与地方政府密切协作,先后在甘肃、湖北、河北、新疆、江西、广东、福建等具有生土建造传统的17个省或地区,完成近200栋示范推广农房和乡村公建的设计与建设,显现出突出的生态性价比和良好地域适应性。团队先后培训村民工匠400余名,为来自全国的5000余名基层技术和管理人员提供了宣讲培训,先后有500多名来自内地、香港和海外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了团队开展的一系列研究与扶贫建设工作。 穆钧教授师生团队基于研究成果在全国开展的建设示范与实践 穆钧教授进入北京建筑大学近四年来,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学校为其组建研究团队,设立现代生土营造科研设计中心。作为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现代生土营造技术与推广研究,并先后获得北京市“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长城学者培养计划”的资助支持。近年来,穆钧教授依托学校及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平台,通过公开专题展览、国际论坛、行业培训、暑期工作营、专项试验与示范等系列多元化科研及学术交流活动,不仅有效地扭转了村民和基层政府对于生土建造传统的认识误区,而且吸引了行业、媒体乃至社会各界对于生土建筑的广泛关注。在团队的直接指导或间接影响下,据不完全统计,近4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30余项诸如度假酒店、精品民宿、展览馆等基于生土应用的现代建筑设计项目,并且伴随着相关市场需求的产生,也涌现出越来越多开始从事生土施工的企业或团队。其中包括由穆钧团队设计并指导村民兴建完成的“马岔村民活动中心项目”,分别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牵头设计,穆钧团队负责夯土专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指导的“万科西安大明宫楼盘景观工程”(2015年落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当代生土建筑的“洛阳二里头国家遗址博物馆项目”(建筑面积3万平米,2019年落成)以及“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生活馆项目”。 甘肃会宁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 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生活馆(牵头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近几年来,穆钧教授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2次WAF世界建筑节佳作奖、3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创新设计奖”, WA中国建筑奖设计实验类别佳作奖、国际优秀生土建筑设计大奖、中国建筑传媒最佳建筑奖、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建筑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田园建筑优秀实例一、二、三等奖等20余项国内外专业奖项,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肯定。 本次世界人居奖的获得,既是穆钧教授及其团队在过去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的总结,也是对长期以来支持该项工作的政府部门、高校、慈善机构以及所有参与工作的村民和志愿者的高度肯定。正如世界人居的首席执行官大卫·爱兰德先生(David Ireland)对项目团队的评价:“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用生土建造的房屋之中,其经济、环保且防火,是一种十分实用的房屋模式。该项目重新定义了具有更高质量的生土营建的未来。”世界人居奖评审委员会的评语:“该项目是由学生、地方官员、村民和建筑师协同完成的一个十分成功的生土营建案例,其在城乡建设中的突出成果,为转变人们对于生土就是贫困落后象征的认识误区,贡献卓著!”双一流科研管理新闻科研管理系统